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伟芬 祝瑶 实习生 赵敏学
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按照传统习俗,端午除了吃粽子,家家户户门口还会挂艾草菖蒲。
(资料图片)
今年端午这份限定似乎生意不错,门上挂的艾草、菖蒲纷纷“升级”成了好看的花束。各个平台都有艾草花束在售,作为近年来的端午“限定”,艾草、菖蒲也从菜架来到了盒马门店的货架,搭配着“端午安康”小卡片和香包福袋,成为近期的热销单品。
盒马花园杭州采购李玲介绍,从6月13日在杭州上线以来,艾草挂饰销量已经冲到鲜花类第一,较去年翻了10倍,成为端午期间的顶流,“将传统商品进行形态上的创新,充分激发了年轻人的消费欲望,也让端午挂艾草的传统习俗得以传承。”
线上各种精致又文艺的“艾草花束”颜值高价格也不低,从几十到几百都有,这么一看,菜市场里艾草价格亲民多了。
6月21日,记者在凤起农贸市场看到不少市民买完菜都会顺便买上些艾草,单买3元一把,买两把的话5元还是比较实惠的。
每年端午之前的一个礼拜,艾草菖蒲开始售卖,这两三天是卖得比较好的时候。“每天能卖个几百把。”一位摊主告诉记者,门口摊位上一摆出来立马会被买走,店铺里头有人继续不停地包扎,“我们家是自己种的,是大叶香艾草。”
和零售相比,批发价还会更加便宜,“1块8一把,已经没有货了。”戚师傅说自己在乔司一带种了不少艾草和菖蒲,昨天有人订走了两千多把,今天最后一些卖完就没有了。
戚师傅当场向记者指出,旁边的“同行”卖的是假货。
“艾草用来防蚊防虫,菖蒲可以辟邪。”戚师傅说,“你闻闻,正宗的菖蒲根部这里是很香的。”戚师傅看着周边各个摊位生意不错,再仔细一看,“哎,这是茭白叶。”他指着其中一辆电瓶车上商贩正在推销的“艾草菖蒲”说,“中间没有明显凸起。”
这个商贩出售的“菖蒲”,全是茭白叶子冒充的。
那位卖家有些尴尬地说:“我预订菖蒲的那家今年种得比较少,只有三千多份。”这两天需求量比较大,菖蒲没货了。由于菖蒲长得像宝剑因此有辟邪一说,和它长得差不多的茭白叶就被拉来凑凑“形似”。
不仅潮新闻记者,很多人都是头一次听说菖蒲还有冒牌货。
为了搞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,记者又去了杭州几个农贸市场看看在售的艾草菖蒲,目前还没有发现用茭白叶子“冒充”菖蒲的现象。不过,这种做法实在不地道,大家也不得不防。
每个菜场都有不少摊位有系着红绳的艾草菖蒲叶售卖。屏风街农贸市场里,有2.5元一把的“常规版”,或者加了紫苏叶3元一把的“升级版”,来买菜的市民几乎都会顺手带走几束。
摊主们对于“用茭白叶来冒充菖蒲”这件事也感到很新奇,纷纷围过来教记者如何区分这两种植物的叶子。
“茭白叶和菖蒲虽然长得确实有些像,但茭白叶一般比菖蒲更宽更长,摸起来也比菖蒲叶更厚更粗糙。”一位在仙林苑农贸市场卖蔬菜的大哥支招。
隔壁摊位的大姐说更简单方法就是闻,“因为茭白叶没什么特殊的气味,菖蒲叶有浓烈的香味。”
不过记者发现,由于艾草本身也有一股芳香,想要通过气味判断是不是菖蒲叶还得将其单独拿出来,最好是闻一闻菖蒲的根部有没有芳香味。
茭白叶的根也就是茭白
带根的菖蒲
两块五一把的艾草菖蒲,要是图个形似不用太较真,要是想买正宗的菖蒲回家,有摊主支招:“要是从外形来分不清,就挑那种带根菖蒲的买就行。”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